《南方日報》 2018年7月19日 記者:戴曉曉
2017年12月,廣東省以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啟動了廣東省首批四家實驗室建設。其中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室落戶深圳,命名為鵬城實驗室。7月18日,鵬城實驗室正式進駐新場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同時啟動了首批5個科研項目建設。
聚焦三大研究方向
鵬城實驗室是由深圳市政府主導,聚焦國家中長期目標和戰略需求,以打造創新型網絡空間科學國家實驗室為目標。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聚焦網絡通信、先進計算和網絡安全。鵬城實驗室的主攻方向與人工智能緊密相關,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1.0版正式啟動,實驗室還一次簽約了3位院士。
廣東省科技廳副巡視員周木堂說,鵬城實驗室作為省政府的重大創新平臺,對建設科技創新強省有戰略意義?!谤i城實驗室一定要利用好當前的機遇,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大環境之下,努力打造一個網絡空間的‘國之重器’?!?br>
實驗室的愿景是在2020年完善基礎設施,搭建重大戰略平臺工程,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研機構。2030年建立國家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解決網絡信息領域一大批共性關鍵技術問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實驗室爭取邁入國家實驗室行列。2050年突破網絡信息領域核心前沿技術問題,取得重大原始創新;完成多項國家級重要戰略任務,在推動學科發展和解決國家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實驗室建設成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型實驗室。
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啟動
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是鵬城實驗室的使命。實驗室建設相關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開展跨學科的創新攻關,突破網絡信息領域重大核心基礎理論問題,保障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推動網絡信息產業發展,引領未來學術發展方向。
鵬城實驗室的主攻方向和人工智能緊密相關,由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部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1.0版正式啟動。這個平臺是國家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鵬城實驗室將和聯盟攜手共進,為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升級貢獻力量。在人工智能領域,它是科研成果匯聚平臺,也有產業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還將搭建產學研合作的橋梁。比如在開源硬件基礎平臺的構建上,或將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加強專利布局,支持龍頭企業構建開源硬件工廠、開源軟件工廠等。
3個院士工作室進駐
實驗室還將探索建立符合時代科研規律的科學研究組織形式,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鵬城實驗室為獨立法人實體,不設行政級別。實驗室設立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實驗室設立學術委員會和戰略咨詢委員會。
實驗室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協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深圳國家超算中心、騰訊等16家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打造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的網絡空間實驗室。
值得關注的是,首批3個院士工作室也在今天正式進駐鵬城實驗室,分別是中國工程院趙沁平院士、中國工程院丁文華院士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凱工作室。